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

历时三年,《北宋制科陈舜俞》一书出版

来源:百度新闻    时间:2023-07-31 14:51:31

近日,由枫泾镇文史研究会,历时三年倾心编著的《北宋制科陈舜俞》一书正式出版。该书分古贤陈氏、宦迹履痕、诗文赏析、千古流芳等章节,真实还原了北宋名士陈舜俞其人其事,为枫泾名人传记填补了一方空白。


(资料图)

陈舜俞(1026-1076),字令举,号白牛居士,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后,北宋状元陈尧咨之子。庆历六年(1046)进士,嘉祐四年(1059)获制科第一。生前与司马光、苏轼等是挚友;死后,苏轼哭祭其殡,陆游称“东坡前后集祭文凡四十首,惟祭贤良陈公辞指最哀。”在清《重辑枫泾小志》卷一“志区域”中记载,“清风泾,旧名白牛村,宋陈舜俞隐居于此。后世仰其清风故名。后名风泾,今曰枫泾。”枫泾因仰其名节而得名,可以说,他清风亮节的精神,是枫泾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内核。

对于一位近千年前的先贤,如何写好、写活?编撰者们着实花费了不少苦功。“经过反复修改,斟酌后,最终我们形成了以‘制科’为中心词的主线,以北宋有关人物、地方为辅线,最后设附录:古贤陈氏谱系表、令举进卷(部分)典藏等,将陈舜俞‘高才擢冠制科,谠言不阿时相,敝屣以视浮荣’有血有肉地奉献给读者。”该书主编戴桂云告诉记者,制科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不定期非常规考试,是为了“选拔”非常之才而举行的考试科目。有资料显示,宋朝300多年,科举考试选拔了4万多进士,118位状元,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,成功通过只有41人,陈舜俞是其中之一。

《北宋制科陈舜俞》在编纂过程中,努力避免只对名人作履历式的简单介绍,而是对其资料能收尽收。无论是对其祖上的考证,还是对枫泾南镇陈舜俞作为始祖的考证都十分严谨;用“宦迹履痕”将陈舜俞的活动事件和地点串联起来,更有历史的真实性;用“关键人物”将与陈舜俞有关的人物记述下来,观察历史人物的视角和深度使人耳目一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参与编著《北宋制科陈舜俞》工作的5名同志中有两位是70后,另两位是90后,他们本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,不辞艰辛,无私奉献。

为了全面系统挖掘整理枫泾文史资源,近年来,枫泾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、挖掘与记录不断展开。2014年12月,枫泾文史研究会成立不久便启动了枫泾文史系列丛书编撰工作。目前,《清代状元蔡以台》《围棋国手顾水如》《枫泾乡贤诗词录》《打捞泖桥》《寻梦钱明》《北宋制科陈舜俞》已相继出版,为枫泾镇文史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。

“枫泾自古以来地杰人灵,名人辈出,枫泾历史文化既是宝贵的资源和精神财富,又是千年古镇一张亮丽的地域名片。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其挖掘好、整理好、利用好,赓续古镇文脉。”枫泾镇文史研究会会长丁四云说。

通讯员 | 俞翔

编辑 | 干钰琼

责编 | 陈薇婷

上观号作者:上海金山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京津冀导报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